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友鱼紫红笛鲷的详细介绍与食用指南 [复制链接]

1#
简介

红友鱼,学名紫红笛鲷(Lutjanusargentimaculatus),属于笛鲷科、笛鲷属。其体形呈椭圆形,背缘和腹缘均圆钝,背缘略带弧形弯曲。双眼间隔平坦,上颌两侧细尖齿众多,多隐藏于上唇内,前端则有两颗大犬齿;下颌为疏松的圆锥齿,前端无犬齿。体表覆盖着中大型的栉鳞,颊部及鳃盖处排列着多列鳞片;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大部分也被细鳞覆盖。侧线完整,侧线鳞片数在44-48之间;侧线上方前半部的鳞片排列与侧线平行,后半部则斜行。背鳍软硬鳍条间有深刻痕,臀鳍基底短小,与背鳍软条部相对;背鳍硬棘有0根,软条3-4根;臀鳍硬棘3根,软条8根。胸鳍修长,略等于头长;尾鳍近截形,微凹。体色为一致的红褐色至深褐色,幼鱼时期体侧有7-8条银色横带,随着成长逐渐消失。

红友鱼是广盐性鱼类,幼鱼和稚鱼时期常栖息在河口、红树林区以及潮汐影响的河川下游地带。成年后,它们会迁徙至珊瑚礁区形成群体,并最终向外海较深的礁区移动,有时甚至能栖息在水深达00米左右的地方。这些鱼类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它们的分布范围广泛,遍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东岸、萨摩亚、澳洲以及琉球群岛等。在中国,红友鱼主要分布于南海、东海南部以及台湾的河口、红树林和礁砂混合的海域,其中西南海域的数量较多。

主要价值

紫红笛鲷在印度至太平洋区被视为重要的食用鱼。其常见的捕捞方式包括一支钓、底栖延绳钓和拖网等渔法。同时,紫红笛鲷也是笛鲷类浅海养殖的主要种类,常被用于海钓池中。

营养价值

紫红笛鲷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富含蛋白质,以及DHA和EPA等有益健康的营养成分,因此被视为一种优质的海产鱼类。紫红笛鲷的烹饪方式多样,其中清蒸和红烧是两种常见的烹饪方法。清蒸能够保留其原汁原味,展现其鲜嫩的口感;而红烧则能为其增添丰富的色泽与风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