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俾斯麦多次宣称对殖民地没兴趣,他为啥这么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280922_lab.html

应该说,俾斯麦是德国乃至欧洲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对德国的统一和崛起功不可没。然而,德国建立后,这位“铁血首相”俾斯麦,却在不同场合多次宣称他对殖民地没有兴趣。在大家的印象中,俾斯麦认为殖民地不但没用而且是个累赘。那么,俾斯麦究竟为什么要这么说?背后到底有何隐情?这是他的真心话吗?

众所周知,到了19世纪欧洲列强已经把世界瓜分殆尽,当时作为最大殖民帝国的英法的领土面积,分别接近了万平方公里和万平方公里,加在一起几乎中地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

而在19世纪末统一崛起的德国却与英法明显不同,并没有多少殖民地,而且作为德国领航者、引路人的“铁血首相”俾斯麦还口口声声说自己对殖民地没兴趣。他还较为系统地说明了自己为什么对殖民地没兴趣,他称获取殖民地浪费人力和金钱,维持、建设和保卫也要劳神费力。他还说德国的官僚体系跟多数殖民地所在的热带地区难以融合到一起,所以德国不适合建立海外殖民地。

在欧洲列强为获得殖民地争得头破血流之时,俾斯麦的论调确实是独树一帜。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俾斯麦不光是说而且也真的这样做了。但是让人纳闷的是,德国对海外殖民地的看法究竟为什么与英法不一样,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

其实,俾斯麦这样说又这样做还真的有隐情,这是由德国所在的那个时代的处境和之前的经历决定的。因为在年之前德国和英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英国、法国是欧洲最早建立的民族国家。从年英国通过《至尊法案》,与罗马教廷决裂之后,就转型为一个民族国家。法国在年发布《枫丹白露敕令》,开始排斥新教徒之后,也逐渐成为一个民族国家。也就是说英法先后成为了君主统治下的统一国家,这样他们拓展海外殖民地就有中央政府的坚强领导,所以造就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帝国。

而德国从德意志地区的封建制度到建立民族国家是西欧最晚的,到年德意志才统一。在此之前,四分五裂的德意志不同公国和城邦,也曾经在海外占领殖民地,像普鲁士和勃兰登堡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分别在非洲的加纳、毛里塔尼亚和贝宁以及南北美洲建立过殖民地,但都因自身的弱小,经营几十年之后以失败结束了。

可是,在德国统一,综合国力明显提高,具备竞争力之后,海外殖民地已经被以英法等列强瓜分完毕,所以德国有些生不逢时。同时德国刚刚建立,内部公国和城邦的矛盾还需要解决,法国还不甘心失败还想肢解德国,这时再跟英国争夺海外殖民地,对于新生的德国就是自讨苦吃。所以俾斯麦的此番示弱就是为了尽量消除列强们对德国敌意,并不是他本人和德国的真实想法。

其实,俾斯麦十分清楚德国没有海外殖民地也难以有真正发展。声称没兴趣,其实是时机不成熟而已。在年之后,德国更加强大,到年,德、奥、意结成三国同盟,法国被孤立后,德国不再为生存堪忧,俾斯麦就急不可耐在年邀请奥匈、比利时、丹麦、俄罗斯、法国、荷兰、葡萄牙、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英国、美国和奥斯曼等15国,在柏林召开商讨在非洲建立殖民地与发展贸易的会议,在瓜分非洲的原则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此后,德国便全力进入到抢夺殖民地的行动之中。或许是俾斯麦考虑到自己先前的“没兴趣”表态,并未大张旗鼓地进行,而是仿效老殖民者的套路,支持在海外以商业名义为德国扩张领土的“私人”公司,在非洲建立起了德意志帝国最早的殖民地。在俾斯麦看来,这样占领和经营殖民地,利润率要比国家直接出面要高。

年,德国东非公司成立,迅速在今天肯尼亚境内的威图兰地区建立了殖民地,之后还从桑给巴尔苏丹赛义德手中以租借名义获得了一块沿海地区的控制权。但因暴动仅保住了达累斯萨拉姆和巴加莫约两座城市。

从年开始,德国政府直接介入了东非殖民地的统治。同时,在西南非、西非和大洋洲,另外几个德国“公司”也分别建立了几块属于德国的殖民地。而到年,在这些公司控制不住局势之后,德国政府正式接收了德属东非、德属西南非洲、德属西非和德属新几内亚殖民地,至此,“没兴趣”的盖头彻底揭开。其实这些殖民地都是俾斯麦一手置办起来的。

到年,德国又把萨摩亚和马里亚纳群岛也纳入进来,进一步扩大了大洋洲殖民地,同时还把手伸向摇摇欲坠的大清国,先后强占了青岛、胶州湾和烟台,并把华北地区都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非洲和亚太地区的殖民地加起来已经接近万平方公里,在当时仅次于英法,位居第三。

一战后,德国苦心经营30多年的殖民地荡然无存,后来发动二战还想夺取更多领地,结果又以失败告终,德国的殖民帝国大梦彻底破灭。

由此不难看出,俾斯麦口口声声说对殖民地没兴趣是假,只是当时时机尚不成熟为掩人耳目而已,其殖民野心不比英法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