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追求比得到更快乐丨幸福物质主义是我们 [复制链接]

1#

生活就是一个欲望接着一个欲望,而不是一件乐事接着一件乐事

幸福不是理性的理想,而是想象的理想

乍看之下,幸福这东西与爱情有那么一点相似:倘若你还要问自己是否身处其中,那答案十有八九是否定的。虽然很少有人专门花心思去研究幸福的定义,不过一旦幸福降临,我们还是能感受得到。人们对幸福这个概念的感觉主观而且模糊,因此几十年来,对幸福的研究一直被心理学界所忽视

进化心理学引起了人们对幸福概念的注意和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世界各地的人都对幸福进行过思索、探讨和追寻。或许,幸福也像恐惧一样,是一种程序,它的存在有自己的理由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这样的说法:在拥有高收入和拥有更多闲暇时间这两种工作之间,如果人们选择了前者,由此就可以得出结论,拥有高收入一定比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使人更幸福,否则人们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在这里,“幸福”被用来表示行为偏好。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两种选项中的实际情绪内容,而仅仅描述了人们选择的倾向

我们采用幸福的哪种定义,对我们能够做什么以及得出怎样的结论,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不同层次的定义或多或少都能经受得起科学研究的检验。一般而言,第一层幸福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我们很可能会发现提供愉悦感的一种心理机制或者一个大脑区域(见第五章),并且可以对其活动进行监测。至少,在第一层幸福中,人们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最为重要。如果测试对象说,此刻他感到快乐,我们就认为他感到了快乐,这个反馈就可以作为一个数据点记录下来。第二层幸福多多少少也是如此。在这里,不同个体在判断时所采用的比较标准的不同可能会成为一个干扰因素,但人们对幸福感的自我评价仍然是主要且适当的进行科学研究的数据点。

第三层幸福并不是很容易进行测量。如我们所见,评估这个层次的幸福,我们需要弄清楚“美好生活”包含了哪些内容,我们的生活要达到何种程度才能实现“美好生活”。心理学家卡罗尔·里夫(CarolRyff)及其团队认为,人的幸福感(humanwell-being)涉及的因素比第二层幸福要广泛得多,包括个人成长、目标、对周围环境的掌控、自我引导以及我们更熟悉的愉悦和没有痛苦的因素等。里夫的“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well-being)概念所包含的更宽泛的内容往往与狭义的幸福有相关性,但关联度非常微弱。也就是说,有的人心理幸福感高,但第二层幸福感低,有的人则相反

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一种被称为“心流”(flow)的状态是研究的热门。这种状态的特征是,个体完全沉浸到自己擅长的挑战性活动中达至极限。相对而言,攀岩爱好者、音乐家和运动员经常会进入心流状态。不过,进入心流状态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增加心流体验的方法。积极心理学还有其他的处方,比如在生活中寻找意义、精神性和更高的目标。或许,积极心理学的最高目标是培养“自带目的性人格”(autotelicpersonality)。拥有自带目的性人格的人具备以下特征:

他(她)对物质财富、娱乐、舒适度、权力、名望等方面的需求很少,因为他(她)所做的许多事情本身已经是奖赏了……他们很少依赖外部奖赏,而外部奖赏则是其他人维持枯燥而又无意义的日常生活的动力。他们更加独立自主,因为他们轻易不受外部威胁或奖赏的操纵。与此同时,他们更关心周围的一切,因为他们完全沉浸在生活之流中。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心流、目标和自带目的性人格都是值得追求的好东西(虽然这种自带目的性的人生听起来像极了一个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而且碰巧他还是个独立的富人)

契克森米哈赖认为,人类在心流状态下生活时,最具创造力、最充实、最幸福

生活的意义不仅仅是追求幸福

当下情绪会影响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判断。具体来说,除非自己很清楚不该受情绪影响,否则多数人会直接以当下情绪来判断他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

关于生活满意度(第二层幸福)和情绪体验(第一层幸福)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有影响力的观点认为,满意度是生活中经历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的平衡,换句话说就是愉悦和痛苦的平衡

人常常要为一大堆事情焦虑不已:财富的不确定性、糟糕的健康、没有回报的爱、毕生梦想化为泡影的失落

生活中的巨大不幸感通常也是错误思考的结果,而非客观情况。此外,忽视影响情绪的其他因素,采用错误的比较标准,或者一味停留在过去,这些也都会造成巨大的不幸感

人们不会总是处于不幸的状态。假如你总是觉得生活黯淡无光,你或许需要审视一下是不是没有找对参照物,或者错误地沉湎于过去或未来。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就不是完美的,完全的幸福并不在生活的计划之内。对于任何声称处于某个时期、地方或组织的人们拥有完美幸福的主张,我们都应该不假思索地加以摒弃。对于乌托邦,我们要进行怀疑和审视。萨摩亚人面对生活和我们一样勇敢。将他们的生活说成比我们简单,是对他们的伤害。不过,这个结论却并不令人沮丧,而是一种奇妙的解放。其他人的生活是天堂,而我们的生活却不是,这足以让我们感到焦虑了。这个结论对我们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基于我们对幸福的实际体验,而是基于我们的幸福内隐理论。这个理论常常告诉我,地位性物品和社会地位是重要的,激烈的竞争是值得的,漂亮的妻子会改变我的生活,诸如此类。这个理论并不来源于经验,与现实距离甚远。因此我们在做不会让幸福最大化的选择时,总是容易被它算计。而这些其实都不是亲身经历过才产生的想法,常常会误导我们做出错误选择

有的人认为,既然幸福不可改变,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没什么意义了。这个结论假设的前提是,幸福在狭义上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美好事物。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依据的并不只是它们对我们的愉悦或担忧的感觉产生的影响,还有它们对兴趣、平等、美感、公正、和谐以及团体等更广泛的事物产生的影响。因此,人格研究除了让我们明白消极认知会严重到让我们无法生存外,或许还告诉我们不要完全沉浸到快乐或者忧虑的感觉中。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说,费尽心力改变这些事情产生的效果也很有限。我们要学会放宽视野,将它们放入整体大环境中进行综合考虑

物质主义是我们对物质条件不满的来源。同样的道理,不断有意识地去追求幸福,反而更难获得幸福。正如英国诗人济慈在下面这首诗中所表达的,体验幸福需要我们至少在某一刻完全活在当下,不要被欲望和自我蒙蔽了双眼:

它是一个错误,

身处幸福之中,却望向远处——

它迫使我们在夏日的天空下哀伤,

它浪费了夜莺的歌唱

幸福其实并不是唯一美好的事物,也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积极和消极的平衡当然是存在的。假如你非常容易感觉到不幸,你就需要对它做点什么,因为强势的消极情绪会损害你的健康,还会干扰你对其他事物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