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方便心论相应品第四下 [复制链接]

1#
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方便心论》

刚晓法师著

复次我同有故不定为常。容可生疑。为常无常。是名为疑。

第十五是疑。其实就是说,“我”是常还是无常呢?我没有确实的判断。这就叫疑。

本来呢,在婆罗门系统里头,都说“我”是常的,可是呢,“我同有故不定为常”,也就是说,大家都有“我”,张三有、李四有、王二麻子也有,可这些众生呢,是无常的啊~~

总之,说“我常”,这是婆罗门的传统,叫圣教量,我不敢不信。但这传统说法,跟咱们的日常现实确实照不上。我又不能说现实是不对的吧~~这样,疑惑就生出来了。

咱们也是这样的。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往生西方,可内心里是不是总觉得那是个神话故事?“听见净土法门而不相信者,是从三恶道刚出来的”(大意)(注1),我们在三界六道里轮回,哪个不是刚从三恶道出来?不相信、有疑,太平常了。

复次汝言有我非根所觉。则可生疑。有何障故非根觉耶。当说因缘。若无因缘。我义自坏。是名不疑。

第十六是不疑。这咋说呢?说,“‘我’非根觉”这个说法,是可令人生疑的,因为你说“非根觉”,也就是感觉不到、认识不到,那么我就要问问了,“有何障故非根觉耶?”就是说,是啥阻碍了它,使得你见不着它了呢?比如说一本书,你放在了墙的那一边儿,被墙挡住了,所以你现在就看不见它。这“我”,是被啥挡住了呢?“当说因缘”,你得把挡住“我”的东西,给解释清楚,它为啥挡呢?具体咋个挡法呢?等等情况都得说一说。

比如说一个科学家,他说他发现了某一种化学元素,你光说你发现了,别人是不承认的,你必须得把它的原子量、电子排布情况等等,都得整得清清楚楚了,这样才行的。

“若无因缘。我义自坏”,要是你说不清楚阻碍“我”的那个情况,你的“‘我’非根所觉”就不能够成立。不成立就是错了,既然我肯定了你的是错的,“是名不疑”,那还有啥好疑的呢?我明明是决定解——你的是错的。

这就是不疑。

复次汝以我非根觉故为常者。树根地下水亦非根觉而是无常。我云何常。是名喻破。

第十七是喻破。比如立论者说,“我常,非根觉故”,辩破者就说了:树根你看见了吗?没有看见,这也是非根觉,但树根是常的吗?不是,它是无常的。可见“非根觉”根本证明不了常!

地下水,你看见了吗?没有吧~~这也就是“非根觉”,但这地下水是常的吗?不是,它是无常的。可见,“非根觉”确实没有证成常的能力。

所以,你拿“非根觉”来证成“我常”,是不行的。

这样的证明法子,就叫喻破。

复次汝以经说。我非觉故知是常者。经中亦说无我我所。尼乾法中明我非常。我定常者。诸经不应有异有同。是名闻同。

第十八是闻同。还是举个例子。

吠陀经中有说“我是常的,因为它是非觉知的”,既然吠陀经中说是常的,那就一定是常的。

可是经中也有说无我、无我所。

“尼乾法”是耆那教,说在耆那教的教法里,很明确的就是“我非常”。

现在就说了,“我定常者。诸经不应有异有同。”意思就是说,要是“我”确实是常的,那就该大家都一样。就象我看见这是桌子,你看见的绝对不会是一头小牛犊子,也得是桌子。

这个就叫闻同。经典是从圣者这儿来的,既然是圣者,各位圣者所见的就该是一样的,那么,他们说出来的,也就该是一样的。我们听见的,当然该是一样的。各派都得说“我是常”。这闻同是从听者的角度来说的,所以叫闻同。要是从说者的角度来说,就该叫说同了。

复次若汝信一经。以我为常。亦应信余经我为无常。若二信者。一我便应亦常无常。是名闻异。

第十九是闻异。

你信这部经,说“我”是常的。那你为啥不信另外一部经说的“我”是无常呢?这可都是经啊~~

说实在的,因为在“闻同”里,论文明确举出了尼乾法,所以我们会说不同的教派的经。这一句里头都是经,咱们不妨都举佛教经典,净土经典和般若经典,就不一样。

这闻异就是说:信了经典,那就都信,这就会出现“我”是常的,也是无常的。

前头的闻同,是指听到的是一样的,都是圣者说的嘛,现在说的闻异则是说,听见说的就不一样,这部经说我常,那部经上说我异。

注意一下,比如佛教,大框架是空,这是总趋势,但并不妨害中间的方便说,方便说和总趋势表面上看来好象是顶牛的也是有可能的。就象长江,总体趋势是往东奔流,但在其中的一个廻水湾儿处,是有向西这个方向的,但这对向东这个大方向来说,根本是没有啥妨害的。

复次汝以有因知有我者。娑罗树子既是有故应生多罗。若以无故而知无者。多罗子中无树形相。不应得生。若有亦不生。无亦不生。我亦如是。若定有者。不须以根不觉为因。我若定无。以根不觉不可令有。是名不生。

第二十种是不生。这是最后一个了。

“汝以有因知有我者”,甲说“我”是有的,当然了,你也举出了理由,来论证你自己的观点。说实在的,有些理由在解读的时候,各有表述。比如吠陀经到底是不是天启的,咱们说,吠陀经一定是有作者的,不过因为时间太长,我们不知道作者是谁了而已。外人则说,你说有作者,你就得明确地指出作者是谁,你既然根本举不出谁是作者,那就是根本没有作者,没有作者就是天启的。看,同样的“看得见经典、但不知道作者”这个事实,一解读就不一样了。现在这句论文就是说,你要成立“我”,也举出了“我”成立的理由。当然,这理由论对者是否承认,是另一回事儿。

“娑罗树子既是有故应生多罗”,“娑罗树”其实是很常见的树,就象我们河南老家有洋槐树一样,很多的。喜马拉雅山以南地带基本上都有娑罗树,缅甸、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都有。中国也有,秦岭有野生的,河北南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南部等也都有栽培的。通常情况下,咱们是把七叶树和娑罗树混着说的,比如,咱们佛教有七叶窟,就是因为有七叶树的缘故。有些地方干脆说,“娑罗树,别名七叶树”。七叶树其实咱们这儿就有,雕塑教室门口那棵七叶树多大了(注2)~~,中天竺一路也有不少棵七叶树,也是很大的。就长这样儿——

不过,生物学家把七叶树和娑罗树是分着的,说这其实是两种树,七叶树是七叶科、七叶属,而娑罗树是龙脑香科、娑罗属。还有一种叫桫椤树,因为和娑罗树音相同,所以也经常给弄混。桫椤树是桫椤科木本蕨类植物,高的能达六、七米。长这样儿——

我在网上找了一下,娑罗树的图片,基本上都是七叶树的图片,要是按科学家的说法,这就是不严谨的。咱们现在不较这真儿。

现在论文中说,既然娑罗树是有的,那就应该有“多罗”,多罗也就是多罗树,它是棕榈科,网上也能找到相应的图片,这样的——

“娑罗树子既是有故应生多罗”就是说,既然能认识到娑罗树,就该能认识到多罗树。你既然能够看到桌子,就应该能够看到牛。你的眼睛不会闹牛的,它不会只能看见桌子,对牛却过敏,看不着牛。这情况是不存在的。

“若以无故而知无者。多罗子中无树形相。不应得生”,就是说,要是因为没有而认识到没有、知道没有……比如说咱们面前确实没有牛,我认识到了咱们面前是没有牛的,这认识是符合事实的。这就叫“以无故而知无”。

说要是因为确实没有而认识到没有,那么,多罗树的果子中确实是没有多罗树的形相的,所以,咱们就不应该认识到多罗树。

多罗树果是这样的——

“若有亦不生。无亦不生。我亦如是。”要是有也罢,没有也罢,“我”就是这样的——也就是说,“我”根本不受别的事实的影响,“我”是独立存在的。

“若定有者。不须以根不觉为因。”“我”要是真的有,根本就不用管你看不看得见,你看见我了,我有,你没有看见我,我也有啊~~比如说桌子,你看见桌子了,天下有桌子,你现在没有看见桌子,天下不还是照样有桌子吗?

“我若定无。以根不觉不可令有。”“我”要是真的没有,你凭没有看见,也根本就成立不了我有——咱们见过这样的情况:甲说有某物,乙说没有见过,甲就说,那是你笨,你修行够了的话,就见着了。

这个就叫作不生。

若复有人立声是常。亦以如上二十种法同异破之。

二十种就说完了,现在论文作者说,要是有人立声常,那么不妨就用前头的二十种法子来讨论讨论。

问曰。此二十种。更有因缘自解说耶。

你说了二十种情况,这二十种情况呢,有没有别的解说法呢?

答曰自有。

当然有。下边儿拿有我无我来说事儿了。

应当问言。由有我故汝破于我。若无我者汝何所破。以有能破故有所破。

甲这样说:

你来破“我”,恰恰就说明了有“我”。要是根本就没有“我”的话,你还破个啥呢?因为你来破我了,所以,我就能说你实际上是承认了“我”。

难曰。理实无我。汝横计为有故我难汝。汝言以有所破故有我者。以有能破故知无我。

乙就说了:不对,其实根本就没有我,只不过是“汝横计为有故我难汝”,也就是说,其实根本就没有“我”,因为你非说是有“我”的,所以我才来破的。

“汝言以有所破故有我者。以有能破故知无我”,你说是因为我来破了,所以“我”一定是有的。那么,我就能够说,因为我破了有“我”,所以就一定是无“我”的。

若言汝执我义以明无我。是事不然。非用汝义。今汝自用我所执耳。

“若言”,要是这么说,“汝执我义以明无我”——因为你执著于“我”,所以才证明了无“我”……关于这一个,我想起了咱们常说的“求不得”,求就不得了。这句话里是“执我义”,重要的是这个“执”字儿,要是知道是“执(我)”了,当然就能够成就无我,其实最怕的是不知道这个“我”是“执”出来的。

“是事不然”,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凭的是事实上确实无我而知道无我的,并不是因为执我而知无我的。这就是“非用汝义”。说,是你自己以为是凭执我而知无我的而已。

立曰。汝云何知我执汝义。应说因缘。

你凭啥说“我执汝义”?啥意思呢~~这“我执汝义”就是说,A、B俩人,B说有我,A就因为B的有我,而说无我的。这就叫A执B义了。

凭啥说因了“我”而有“无‘我’”呢?你得给解释一下。

还有一个执著于“我”的事儿,我不认为是执著于“我”,因为我确实觉得真的是有“我”的,我觉得“有‘我’”的理由是很充分的。

难曰。我前已言。非执汝义汝执他立。何故复问。云何知我执汝义耶。

我不是已经说过了嘛~~并不是因为你执有我,而是你执“无我”。“非执汝义”就是指并不是因为你说了“有‘我’”,中间的“执”是指,你真的以为“有‘我’”,所以你说“有‘我’”,你是很真诚地说的。因为是“非(执汝义)”,所以翻过来了。“汝执他义”则是说,你是因了对方说“无‘我’”,把他的说法当真了,所以才说“有我”的……

对不对,说着说着会把A、B说反的。两个人说话,“你”是互指的,所以有时候会整混。咱们再捋一下:

A说,你给我解释一下,为啥是我因了你的观点而立我的观点呢?辩论嘛~~双方观点不一致才辨得起来。

B就说了,我前头已经说过了的,不是因了你的“有‘我’”我才说“无‘我’”的,你以为我是依你的“有‘我’”了。

你咋又问“我B是咋知道你A执了我B的观点、义”。也就是说,你咋这样问呢?我根本就没有依你的观点,你咋说我是咋知道你依了我的义。

汝言自违即堕负处。

你的话根本是违背事实的。“自违”,不要理解成违背了自己,要理解成自然是违背事实的、当然是违背事实的。

又汝初以根不觉故知实有我。后以众法而为证明。立因不定违失义宗。亦堕负处。

前头你是凭“根不觉知”来证知有“我”的,后来又举了其他好多法、理由,来证明有“我”,也就是说,你一会儿换个理由,一会儿换个理由,你的“因”是不定的——

这里我想起来以前有一本书,叫《反相对论一百言》,就是有一百个科学家证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错了。爱因斯坦说,要证明我错了,一个人就可以了,何至于需要一百个人呢?

就是这样,要证明一个宗,一个因就行了。因多了反而出事儿。

汝义已坏。我若更说不出于初。受言多过。

“汝义已坏”,你的观点已经被证成是错的了。既然如此,我要是再说的话,还是这个结果~~不可能是别的。

何况,我要是再说的话,反而成了“言多”。

说实在的,有时候呢,确实是一说就行了,要是说好多次的话,就是不给别人面子了。咱们知道,正式的辩论,其实是很慎重的,都是在一定的场合,参加的通常都是有身份的人,给人留一分面子,是很重要的。

我记得那一年研讨会,其中的某一场我是评议人,我说人家鲍先生的文章根本不该拿到研讨会上来,现在想来就很不合适。

凡问答者。答极至于五。过此更言皆名为过。

讨论问题,最多一、二、三、四、五,不能超过的。第一个回合是一、二,第一问,第二是答;如果没有明白,就第二回合,再解释一次,这就是三、四了,第三是问,第四是答。要是这样你还不明白,你要发起第三回合,要第五的问,要是回答的话,按编码该是第六了,但第六的这个回答,是不回答的。也就是说,第三个回合是进行不下去的。

第一个回合没有问题,第二个回合就已经是解释了,解释了还不明白的话,这场辩论就结束了,不再进行第三个回合。

正式的辩论就这样。那么,我真不明白,请教行不行?行,而且利益众生,这是本该的,但这就不是辩论了。

若有智慧思惟深理。广说譬喻能解于义。然其所论不出此法。

要是有智慧的人,他是能够思惟甚深的法义的,对于这样的人,佛陀说了好多好多的譬喻,比如说象《法华经》里头,什么药草喻、化城喻等等,通过这些比喻,可以让我们理解佛教的甚深法义。

佛陀说法,有两个善巧的法子,一个是发问,一个是比喻,尤其是比喻,确实是既启迪智慧,又不落所边。对于发问,我经常说,学佛是准学不准问,既然不准问,为啥又有一个发问呢?不准问是指,咱们通常的问,都不着调,所以不让乱问,你问我,我给你说个答案,恐怕更多是增加了一个执著而已,所以,这发问是让你问自己。

可是,佛陀所说的譬喻,或者说是有智慧的人所说的譬喻,在本质上来说,和我这儿说的,是没有差别的。

论者言。已说如上诸说法要。此论要者。诸论之本。

说到这会儿,方便心论的作者就说了,基本上把重要的东西,都已经说完了,这部论所说的重要,其实也就是佛法的根本。

由此论故广生问答增长智慧。

这部论呢,给我们作出了示范,讨论问题就要这样讨论,用这样的讨论方式,可以增长我们的智慧。

譬如种子若遇良地根茎滋茂。若种恶田无有果实。此法亦尔。

读过了我这部论,就在心田里种下了种子,以后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就忆起了这法子。这种子就能够生起现行。

种子种在合适的地方,就能够生长得很好,茁壮成长——“良田”就是读过这部论,明白了这样的讨论方式的人的心地。

要是种子种到贫瘠的地里了,长不好,甚至结不成果实。“恶田”,在我们老家话里就是薄地,指没有学会这个讨论法子的人的心田。

若有智慧能善思量。则广生诸论。

有智慧的人,读过这部论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还能造出新的论来。

若愚痴人少于智慧。虽习此论不能通达。是则不名真善知见。

对于笨人来说,没有学会这部论的说法方式,不能举一反三,这叫“不通达”。这就不叫“真善知见”,我们要的是真善知见。

是故诸有欲生实智分别善恶。当勤修习此正法论。

所以,对于一个真心修行的人,你要的是如实智,要能够分别善恶——在这部论里头,就是好的说法方式、不好的说法方式。

你要想得如实智,就应该努力地把这部论学会。这样才能自利利他嘛。

注释:

(1)在怀感的《释净土群疑论》中有说,“若有众生。闻说净土教法。闻如不闻。反生诽谤。我说。此人未得解脱。始从三恶道中来……”(见《大正藏》第47册,第页上栏。)

(2)“多大了”,河南方言里是很大的意思。

(全书完)

刚晓法师

排版

小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