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种类繁多,是自然界中生命最亲密的朋友,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赞颂的对象,如那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那句“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那句“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还有很多很多。
除国内文学史外,树和佛陀的生平也和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佛陀降生于无忧树下、得道于菩提树下、涅盘于娑罗树下、经典首次集结于七叶树林中的石室......这赋予了树木最为殊胜的意义。
佛教传入我国后,多以“丛林”称寺院,寺院也常建在山势奇特、树木茂盛的地方。我们去到寺庙,都会被枝繁叶茂、绿树成荫的风景所吸引,“古树参天”虽是后天生长而成,但也未离最初的那一份播种。
树与佛法息息相关,你见过普陀寺那些“佛缘深厚”的树吗?
壹·罗汉松
罗汉松之得名,源于其结果的过程和果实的结构,绿色种子和种托连在一起,看起来就像一位身披袈裟的小罗汉,憨爱可亲。寺内的罗汉松四季树姿葱翠秀雅,神韵高洁挺拔,叶色四季鲜绿。其形其寓意,正如清朝廖廷珍《咏罗汉松》曰:百尺乔柯百尺阴,真人手泽此堪寻;修成罗汉春常在,炼到癯仙瘦不禁。泉石一山酣鹤梦,波涛千载老龙吟;撑天节干无今古,好共菩提证道心。
贰·菩提树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来到寺院,便少不得看看菩提树了。菩提树身向光明,喜光喜温,叶子奇美,薄而坚韧,形状如心,叶脉如鱼骨般支撑着叶片,分叉延伸,最终在前端形成了一支细长的小尾巴,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滴水叶尖”。佛陀告诉我们,菩提树要以菩提心为种子,以大悲水来浇灌,以禅定作为它的躯干,以菩萨的万行来作为它的枝、叶、花,最后结一切种智的佛果。漫步于菩提树下,想必可以更多的去体悟佛法的真谛。这颗树也是我们内心和行为催长的一颗菩提树。
叁·老榕树
榕树属桑科常绿大乔木,在我国南方地区尤为常见其身影。其主干和枝条上可生出许多气根,向下垂落,落地入土后不断增粗成为支柱根,支柱根不分枝不长叶,传输支撑向外扩展的树枝所需营养,使树冠不断扩大,如此柱根相连,柱枝相托,枝叶扩展,成为自然界中唯一一类可“独木成林”的树种。独木成林,是一份很好的喻意。佛陀从降生到成道、弘法、度生,将法的种子播撒人间,演绎的不就是“独木成林”的壮伟圣事吗?
肆·中韩日佛教友谊树
年10月30日,第二十二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珠海普陀寺圆满举行。千余年间,三国众多高僧踏海往来,成就了今日佛门友谊绵长的景象。会议当天,三国佛教界于珠海普陀寺共同种植了这两颗“友谊和平树”,祈愿共同弘扬佛教慈悲、智慧、平等、中道、圆融、利他的精神,促进人民世代友好,维护地区和平安宁,为推进人类命动共同体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人们已经习惯将树看成风景,而在树的“眼里”,我们也皆是一代代过客。它们静静地矗立着,体会生命的过程;它们守护着依其栖息的生命,遮一片烈日,挡一份风雨;它们听着熟悉的大悲梵音,保持着本有的寂静。唐·龙牙居遁所作《门前树》曰:唯念书门前树,能容鸟泊飞。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每当太阳升起,最先被照亮的是凤凰山群峰,想必之后,便是那些高出殿顶朝着光明,舒枝展叶的树了~新一年植树节,我们要给生活开辟新的篇章,爱护环境、种植树木、食素护生的同时,更要守护好身口意、精进修行,在心中播撒智慧的种子,让代表佛慧的菩提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走进普陀
往期精选
走进普陀,你也可以是个诗人
走进普陀
普陀寺与观世音菩萨的因缘
走进普陀
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
走进普陀
山门牌坊,是普陀寺的“第一张名片”
走进普陀
龙华三会、万象同归为哪番?
走进普陀
你是否了解“八大灵塔”背后的故事?
走进普陀
有一对长明灯,立式光明,昼夜不灭
走进普陀
“佛系”小木屋
走进普陀
“观”莲池观音
走进普陀
放生池中的“禅情画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