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一年文超保持独立,保持最初的本心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正规的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AXD空间艺术》·这一年

/01

即日起,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推送AXD“这一年”对11位设计师与艺术家的相关专访内容,敬请期待~

这一年/文超

文超

简璞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设计总监

——

KeepIndependence,

MaintaintheFirstMind

保持独立,保持最初的本心

采访整理

成婧

图片提供

文超

AXD:相比于往年,今年年,你个人或者设计团队在设计的思考与实践上,有哪些明显的不同?这一年对你来说,是怎样的一年?

文超: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建设与协作,项目因为团队的实际参与,开始形成多元化的发展,但这个发展并非是摒弃了原来简璞的设计理念,而是多方面的尝试,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去探索真实的空间需求,这是我们一直未曾改变过的初衷。另一方面,因为团队的参与,实践的步伐和方式也开始出现快速与多变的状态,有时候需要加以适度的控制。

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如何让每个团队成员得以发展和融合。

▲文超作品/《NovaHotel》

▲文超作品/《NovaHotel》

▲文超作品/《NovaHotel》

▲文超作品/《NovaHotel》

AXD:这一年间,对你的设计观影响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原因何在?

文超:今年跟行业内几位好友的交流探讨,让我很受启发。比如有一次,我们讨论到维多克·帕帕奈克提出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的概念,让我体会到,设计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处理设计者的理想与真实世界的关联。

在行业内,这样的讨论其实是极少的,也许正是因为少,所以总是显得很珍贵、很有分量,它帮助我拓宽思维,加强了我对自我和外部的理解,并带给我设计上的共鸣。

另一件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事情是,前段时间在上海见到一位设计师好友,他正在为他的项目选布艺。我不知道他通过什么途径,在上海找到一家小店(他的项目并不在上海),然后通过这家小店找到了制作布艺的厂家,最后再通过厂家找到布料供应商,如此大费周章、亲自确定一个项目的布艺,在大多数设计师眼里可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他完全沉浸其中,投入时间、精力以及情感。我想,这应该是一个设计师该有的态度吧。

▲文超作品/《平常如是·私宅》

▲文超作品/《平常如是·私宅》

AXD:对于设计,你有过困惑或者彷徨的时候吗?你的困惑和彷徨是什么?你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怎样的设计师?

文超:困惑和彷徨肯定是有的,目前来看,最多的应该是焦虑,对自身身份的焦虑。

我是一个很怕被过度定义、被标签化的人,但是作为设计师,市场、媒体、行业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对我们进行定性、定位,我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传播的特性。但我总是十分本能地警惕这些定性和定位,我总是希望自己能单纯一些,能独立一些,能不被市场所裹挟。所以我常常为此困惑。

当然,焦虑也有好的一面,它会迫使我去思考,去辨别,让焦虑本身变得清晰,更容易处理。

▲文超作品/《平常如是·私宅》

▲文超作品/《平常如是·私宅》

AXD:如今行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设计师明星化、设计作品趋同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那么在这样的形势面前,你如何定位自己?如何回应这个稍显混杂的大环境呢?

文超:我觉得做自己就好了吧,跟市场保持适度的距离,保持自己最本心的状态,独立地去做事情。对于行业的当前形势,我希望自己一方面能够理性看待,不去盲从,也不去抗争,一方面也希望自己能抱有乐观的心态,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

▲文超作品/《松间小旅馆》

▲文超作品/《松间小旅馆》

▲文超作品/《松间小旅馆》

▲文超作品/《松间小旅馆》

AXD:你认为什么是设计?设计的当代性价值与意义在哪里?

文超:设计是有目的的计划与策略,本质上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服务形式。只是这个服务所需要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艺术、建筑、审美、生活仪式等诸多方面。另外,设计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属于上层建筑的服务形态,当然,这里的上层建筑并非单指经济上层,也包含精神诉求、文化认同等。

设计的当代性,我觉得是发现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根源,然后用现代的方式去解决,但这个现代的方式并非是某种风格的体现,应该理解为一种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设计方式,这其中要处理的内容包括生活状态、社交状态、审美标准等等。简单点说,就是让设计回归到最真实的需求上来。

▲文超作品/《桃果洋菓子店》

▲文超作品/《桃果洋菓子店》

AXD:你有思考过设计的未来吗?你怎么看待科技对未来设计的影响?未来的设计会走向新的方向吗?还是会回归到更本质的问题上?

文超:因为社会阶层的固化,我感觉未来的设计,很有可能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大部分设计将遭到压缩,压缩成一个最普适、最基础的标准,以集成化、模块化的方式为最普遍的大众服务。所以,大部分设计师,将会从创作者最后变成装配者。只有小部分设计师能上升为极度精英化的设计群体,一群对生活、美学、生态、自然、艺术、文化、科学都有着极深研究与认知的设计师,他们所对应的服务对象也将必然是社会的顶级阶层。

这并不是说设计就不存在于日常之中,而是设计与日常的诸多可能性,已经在最普适、最基础的设计标准中解决了。

本质上来讲,我很害怕这样的阶段,更害怕它比想象中更快的到来。

▲文超作品/《扎根山与精品酒店》

▲文超作品/《扎根山与精品酒店》

▲文超作品/《扎根山与精品酒店》

AXD:很多人预言,未来极有可能是一个个体主义非常突出的时代,那么在此之前,你如何确立自己的个体性呢?如何学习、吸收、整合?如何保持个体的良性运转状态?

文超:关于个体主义,其实我的看法很悲观,因为我不认为理想中的、绝对的个体时代会有到来的一天,所以,在我看来,个体个性能够极为突出的得以发展,主要来源于大多数的没落,存在感的极度消亡,这样,有个体价值、个体差异的英雄才会诞生。

对于我而言,只能说坚持做自己,无论学习、吸收、或者是整合,我都希望能跟我自身的实际诉求和气质产生关联,甚至我已经不再主动去了解一些我不喜欢或者说跟我气质不匹配的信息了,因为我担心自己内存不足。

要真正做到自己个体的良性运转,那只能是让自己变得够强、够实力。作为设计师,很显然,我们需要让自己的独立思想有可以转化的项目去做支撑,这样才能维系独立的思考。因为实践过程中的尝试、论证与反推,才是形成独立个体的基础。

??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文章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这一年

孙云:所有的设计都是自己的影子这一年

徐仲偶:高贵的灵*来自于谨守

这一年

谢柯:设计,最重要的是先要满足人的情感

这一年

刘艺:建筑关心的不仅仅是空间,还要回应社会的需求

这一年

八旬:设计来源于生活的体验与对美好的想象

这一年

孙华锋:普世的生活美学里包含着生命的温度

这一年

陳.彬:空间设计是逻辑与感性的相遇

这一年

毛继*:凝视、存留、让体验持续发生

这一年

陈卓:让空间回到本质,让物件回归人文

这一年

丁鹏文:用空间成就别人,也用空间记录自己

-END-

AXD空间艺术丨双月刊

总第45期丨01

交汇之途

喜欢刊主内容的话,别忘记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哦!

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反馈给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AXD读者俱乐部更多相关信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