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研究
年第3期
布歇的换装游戏:
“欧罗巴”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美人图与弗朗索瓦·布歇的女神形象再思
李*
本文以18世纪中法之间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与艺术交往为背景,讲述了在具体图像领域中法艺术家交流互鉴的故事。作者继不久前完成的《焦秉贞、冷枚传派美人图与弗朗索瓦·布歇的女姓形象》一文,探讨了康雍时期宫廷画家焦秉贞、冷枚等人绘制的《耕织图》、美人图场景和人物形象,如何影响了著名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装饰艺术创作之后,进一步探讨中国艺术形象和中国趣味如何在法国登堂入室,被改造成为欧洲风俗画尤其是历史画中著名的女性形象,从而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历史过程。
本文的研究意在揭穿西方艺术史中广为流传的一个神话,即“中国风”的影响仅限于装饰艺术的领域,并未被西方的主流艺术所接受;本文以充分的事实依据和细腻的图像分析,指出这一说法并非事实。
美人图;弗朗索瓦·布歇;风俗画;历史画;“欧罗巴”
图1\GustafLundberg,《布歇肖像》,蓝纸色粉,,卢浮宫博物馆,巴黎
年,画家GustafLundberg向法国皇家绘画与雕塑学院提交了一幅肖像画以作为入选资格作品,画中的人物正是著名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oisBoucher,-,图1)。Lundberg按照欧洲当时的行规,把画家塑造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等级贵族;画上的布歇戴着假发,身穿带蕾丝的衣袍,骄傲地看着画外的观众,没有透露一丝手工劳动的痕迹。画家只用了一个细节来暗示,这位后来成为“国王的第一画师”(lepremierpeintreduRoy)、被誉为“最有才能的艺术家”的画家的职业特征:让布歇摆在胸口的左手,用两个手指轻轻触摸领口处的一朵蕾丝花——正如艺术史家EwaLajer-Burcharth在一项最新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同时代人认为“真正的触觉器官”是人手指的内表面,而此画中的细节正是强调了画家的这种超乎寻常的能力:他的“触感”(“tact”)。
令人遗憾的是,尽管Lajer-Burcharth的研究饶有兴味,但她在整个研究中几乎不曾提及布歇的“中国风”艺术作品,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