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果帕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美俄三角美国的颠覆性战略失误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规模化治疗 http://pf.39.net/bdfyy/zjft/180423/6185586.html

俄乌战争是欧洲体系矛盾和风险累积的爆发,标志着国际*治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场冲突不仅对欧洲安全结构与欧亚地缘*治有深刻的影响,还极有可能让整个世界步入“新冷战”时代。

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大国关系已然呈现出三个具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大三角”,即“中美欧大三角”、“中美俄大三角”与“美欧俄大三角”。

由于欧洲内部高度碎片化,很难视为一个整体,因此“中美俄三角”就成为了近年来国际舞台上最为重要的主导性力量,并一直维持着某种十分微妙的地缘平衡。

从历史上来看,现今的“中美俄三角”其实就是当年冷战期间“中美苏三角”的延续与继承。只是三者的实力消长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从老三一跃成为了老二,俄罗斯则从老二掉到了老三。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中美苏(俄)之间的关系经历过多次变迁,在不同时期总会呈现出“二对一”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选择了“一边倒”外交方针,明确站在了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苏联“老大哥”的大力援助下,中国不仅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短期内建立起了自己的国防体系与重化工业。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思想兴起,中苏两国终于分道扬镳,直至兵戎相见。在此后很长一段时期,美苏两国始终占据着世界舞台的中心,而中国却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在大多数时候只能扮演一个次要角色。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美帝”与“苏修”都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战略对手。相比之下,中美虽然在意识形态方面相差悬殊。

但“美帝”毕竟远隔重洋,两国在现实利益方面并无太大的结构性矛盾,反而是在北方边境上陈兵百万的“苏修”对中国构成了实质性威胁。

彼时,冷战正处于“苏攻美守”的态势,同时感受到“北极熊”威胁的中美就这样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打破了两国长达22年的冰封。此后一段时期,中美之间总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美国甚至还一度把中国视为制衡其它大国、维护全球战略稳定的重要伙伴。

而当中美相互靠近时,固守计划经济的苏联则陷入了巨大的经济困境与社会矛盾之中,并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冷战结束后,中美虽然失去了战略合作最重要的基础,但依然维系着较为稳定的关系。毕竟,当时中国的实力还不足以对美国构成挑战,而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与与日俱增的国际影响力也是美国所需要的。

在经历了台海危机、中国使领馆被炸,南海撞机等一系列摩擦后,中美终于又在反恐、经贸等领域找到了利益的结合点。这一局面直到年特朗普*府上台后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比磕磕绊绊的中美关系,中俄关系却一直有稳中向好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一心一意想融入西方,却屡屡碰壁,甚至被步步紧逼。

也许俄罗斯已经意识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永远不会允许一个独立且强大的俄罗斯出现在欧洲,于是,失去融入西方可能性的俄罗斯只能将目光转向了东方。

年初突然爆发的俄乌战争对于中俄两国而言均意味着与美西方的关系将进一步疏远,同时两国之间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事实上,此前俄美关系虽已危如累卵,但俄罗斯并非一定会站队中国。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不仅与欧洲有着极为密切的经贸关系,在人种、文化、宗教等方面也颇有渊源,甚至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曾有与北约建立更深层次合作的意愿。

在俄罗斯国内,不少人对中国当年“弃苏投美”的做法一直耿耿于怀,亲西方的自由派实力也不容小觑。而在与美国彻底撕破脸之前,俄罗斯在对待中美博弈的问题上基本秉持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真正让俄罗斯下定决心,改变立场的恰恰是美国的所作所为。在处理对俄关系上,美国原本有三个方案可以选择。一是拉拢俄罗斯一同制衡中国;二是让俄罗斯保持中立;三是让俄罗斯倒向中国。

最终,美国选择了对中国最为有利的第三个方案,使得当年中美联合抗苏的三角格局,演变成了今天中俄协作抗美的三角关系。

对于目前的局面,以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观点而闻名的美国*治学家约翰·米尔斯海默曾多次表示,俄罗斯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北约东扩。美国应尽快撤出欧洲,努力与俄罗斯人重归于好,共同对付中国。

美国当前在东欧的愚蠢*策让俄罗斯彻底倒向了中国,这违反了均势*治的原则。但无论这位老学究在公开场合如何大声疾呼,势同水火的美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都不可能回到过去那种相安无事,风平浪静的状态了。

在当今世界,有能力和意愿瓦解美国霸权,进而重建国际秩序的国家只有中俄两国。

美国及其一众跟班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对俄罗斯痛下狠手,实施了史上最严厉的经济、金融、外交、科技制裁,妄图先将俄罗斯彻底扼杀,然后集中力量围剿中国,从而继续维护其世界霸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美国还不惜出台了罕见的《租借法案》,并呼朋唤友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对俄罗斯进行全方位制裁。

不过,从目前来看,美国人虽然用尽了几乎所有的手段,但似乎成效甚微。世界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顺从美国的意愿参与对俄制裁,甚至一些美国的“准盟友”也选择了沉默与不合作。

对于俄罗斯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核大国来说,想要通过外部压力将其彻底扳倒并非易事。如果制裁一直持续下去,到最后先趴下的恐怕还不一定是俄罗斯。

俄罗斯打响反霸权主义第一枪后,不仅大大减轻了中国的战略压力,也让美国彻底失去了与其联合制华的可能。

在美国霸权主义的威慑之下,中俄两国虽未缔结任何形式的同盟,但都强调了“合作没有禁区,友好没有止境”。双方在能源、粮食、航天、*工、大宗产品、工业制成品、民用品等领域均存在着高度的互补性。

对于重大国际事务的主张与态度也更为接近。由于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和禁运,腾出的俄罗斯国内市场空间对于中国来说将十分具有吸引力。随着俄国东向战略的实施,中俄之间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必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提升。

历史证明,中美联手,则苏联亡,中俄联手,则美国衰。在新的战略形势下,反霸权主义是中俄两国共同的事业。

对于俄罗斯而言,这场斗争关乎国家前景与民族命运,只能赢,不能输,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斗争也同样关乎民族复兴的成败,只能置于死地而后生。赢得这场斗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的发展将迈上一个新的历史台阶。

而俄罗斯能获得胜利,也将极大地增强中国取得胜利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看,俄罗斯的胜利就是中国的胜利,中国的胜利也是俄罗斯的胜利。只要中俄同盟的基本盘在,两国就都有机会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占得先机。

而对于美国来说,虽然俄乌*事冲突让近乎“名存实亡”的北约得以成功续命,同时也让美国在能源和*贸领域赚得盆满钵满。但由于俄罗斯的金融反制,以及印度和沙特等国的临阵“反水”,使得美元霸权受到了极为严重的挑战。

虽然美国仍然是目前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控制世界的欲望越强,其战略资源和行动能力的缺口也越大。

前不久,国家安全委员会亚太事务高级顾问坎贝尔对外声称,美国在二战和冷战期间同时参与“两个战区”的事务,难度大,代价高,但也完全必要。

坎贝尔的这番话不仅说明美国在遏制中俄的问题上已经开始打明牌,也显现了美国在战争层面有可能陷入两难的境地。如果美国继续将80%以上的力量布署到印太,则欧洲安全就有被削弱的风险,俄罗斯就有可能“趁虚而入”。

而如果美国减少在印太地区的投入,那么印太战略就可能半途而废,甚至被中国反戈一击。总之,以目前美国的国力与*力,很难在欧亚两个方向上做到一碗水端平,最终只会落得个左支右绌,捉襟见肘的结果。

在亚洲GDP总量已接近全球一半的今天,一个自信且强大的中国必然会主导亚洲的发展,这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

一旦亚洲连成一个体,且不受美国控制,其对美国的霸权将是摧毁性的,这同样是美国所无法承受的。因此,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美国很可能会在亚洲寻找类似伊拉克、科索沃、乌克兰这样的“爆点”。

其中就包括了以某种方式逼迫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出手,然后将用在俄罗斯身上的招数全部用到中国身上,以实现“以台制华”,打乱中华民族复兴进程的目的。

对此,我们不仅要拿出足够的勇气与魄力,也需要有充分的智慧与耐心,化被动为主动。

前一段时间,中国与尼加拉瓜复交;邀请阿根廷加入“一带一路”;深化与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萨摩亚、斐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等太平洋岛国关系就是这也战略思想的体现。

中国不能总是让美国不付出任何代价就来干扰我们的正常发展。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主动出击,到对手的后院去,让它坐卧不宁、寝食难安。如今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拼内功的阶段。

从长远看,中国在全球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和治理上已经有了先发优势,而美国却受制于“自由民主灯塔”的偶像包袱,以及身份*治、极化*治等社会撕裂的拖累,进入了后现代死胡同。

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国的优势是“存量”,中国的优势是“增量”。笔者坚信,只要中国在今后一段时期不犯太大的路径错误,保持战略定力,稳扎稳打,就一定能在这场与美国的耐力比拼中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