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浙江6月12日电 11年零2个月,宗庆后与达能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关于国企领导拿高薪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广州作专题报告会时说,拿高薪要靠本事,但薪酬支付要讲良心。你钱给少了,人都跑了!不讲效益的公平不是真正的企业,我不是慈善机构的领导,是企业的领导,按效益分配是最公平的。 (8月5日《广州》) 这几年,国企领导拿高薪是社会舆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国企领导拿高薪拿得让人不服气。真正依靠本事拿高薪的国企领导并不多。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机制不健全,对国企领导在经营报告期业绩大小缺乏考核衡量机制;二是即使勉强有一个衡量机制,也与国企领导人作用挂钩不紧,国企领导人究竟起多大作用不能直接衡量出来。 客观地说,这几年国资委所属的国有企业在领导人绩效挂钩上已经开始探索。国资委旗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薪酬相对规范一些,过高离谱薪酬很少。而在国资委管理以外的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里,领导人薪酬乱象丛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这些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领导一方面天价高薪频出,一方面经营业绩与领导人的本事基本脱钩。从这几年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领导人通过一纸任命频繁更替看,企业一切照旧,几乎没有受影响。你给企业领导人年薪10万元如此,给其100万元甚至1000万元照样如此。当然,对国有金融企业或者国有控股金融企业也没有一个硬性约束和考核机制,更没有与其领导人挂钩的机制。根本不知道其本事大小,也没有衡量其本事的机制。这样的话,就导致这些领导层钻着空子寻找拿高薪的理由和条件,比如拼着老命改制上市等。一纸任命就从行*干部当上国企领导;一上市,人还是原来那个人,一夜之间就拿着比上市前多几十倍的高薪,何谈凭本事拿薪酬,又何谈与其能力和业绩挂钩呢?又如何让民众心服口服呢? 摘编自《大河报》8月6日文/余丰慧
曹可凡: 她的主持稳重而有风骨
煌上煌登陆A股,绝味启动IPO,周黑鸭获得天图资本大笔注资,叫个鸭子获得了*太吉和华谊兄弟的联手投资。
立村之后,陈康适孝诚传家,教子诗书,垦辟田园,择地筑宇,恬然居之,家声大振。据史书记载,康适历任宋盐场官期间,*绩显赫,一生忠奉朝*,力行敬业。卒于淳熙十二年(1185年)。元配欧氏亲葬其夫,并立碑(今墓在荷坳村西榄冚山)。